企業物流運輸的法律問題
導讀:誤交付指承運人將貨物錯誤地交給了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導致合同當事人收不到貨物,違背了合同的相關約定。
1誤交付
誤交付指承運人將貨物錯誤地交給了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導致合同當事人收不到貨物,違背了合同的相關約定。針對這種糾紛,我國《合同法》對其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要求托運人在辦理物流運輸的過程中將收貨人及收貨地點注明,承運人在貨物到達目的地之后向收貨人及時發出通知,讓收貨人及時取貨或送貨上門。物流運輸過程中,在將雙方的責任明確之后,要求雙方在承擔相應糾紛責任時嚴格依據相關約定。
2貨物毀損滅失
企業物流運輸是一個長距離和長時間的過程,由于距離遠、時間長,在這一過程中貨物很有可能發生滅失、變質、損壞等情況,從而造成法律糾紛。針對這種糾紛,我國《合同法》對雙方的責任歸屬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并將一些免責條款一一列舉了出來。比如,如果貨物毀損滅失是由不可抗力、合理損耗等造成的,承運人可以不承擔責任;但是如果貨物毀損滅失是由于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等造成的,責任人則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3企業物流運輸中常見法律問題的解決對策
3.1加大物流法規宣傳,對物流糾紛進行有效規避
逾期交付、誤交付、貨物毀損滅失是企業物流運輸過程中常見的三種法律糾紛,很多因素都會造成這些物流糾紛,企業物流雙方不了解相應法律法規是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這種情況下所發生的物流糾紛具有權責模糊、缺乏利益保障等特點。物流運輸糾紛一方面對企業的正常物流行為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另一方面也使企業的物流成本及風險增加,對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培養造成嚴重的阻礙。因此,為了對物流糾紛進行有效的規避,國家應該對物流運輸的法律法規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同時加大物流法規宣傳力度,使物流雙方明確自身的權利和義務,從而將一些不必要的物流糾紛有效規避掉,同時依法處理已經發生的物流糾紛,對企業自身權益進行積極的維護。
3.2完善物流運輸價格及稅收方面的法律法規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國際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國家在對物流運輸法律法規進行制定的過程中,一方面應該對國內各因素進行積極的關注和考慮,另一方面還應該將國際發展形勢明確化。物流運輸立法應該將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作用充分體現出來,對物流運輸價格及稅收方面的法規進行切實有效的完善,從而使企業物流運輸的公開、公平性得到切實的保證。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可以積極借鑒國外物流運輸立法。比如,歐美等國的鐵路壟斷色彩雖然比較強,但是國家可以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在其中融入市場機制,在對稅收政策優惠及投資鼓勵進行有效借助的情況下,促進鐵路部門自我運作的有效實現。在公路運輸方面,應該更為有效地檢查公路收費,對高收費、亂收費等違法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從而促進公路運輸價值的進一步提升。在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中,價格和稅收發揮著杠桿調節的重要作用,要想使物流體系得到有效的完善,就必須完善相應法律法規。
3.3完善物流貨運代理法律對策
《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管理規定及其實施細則》是我國物流貨運代理的主要法律法規,但是其具有較低的層次和法律效力,很難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快速變化發展。針對這一情況,我國只有積極借鑒國外經驗,并結合我國貨運代理行業的實際情況,制定一部正式且統一的國際貨運代理法,才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規范:首先,明確規定貨運代理企業相關問題,促使貨運代理企業的設立條件及資質統一化,特別是將國際貨運代理管理部門管理貨運代理企業的辦法等明確下來,從而有效地預防和避免由于具有過多的管理部門而使貨運代理企業的經營管理受到干涉和阻礙的情況;其次,將貨運代理業務關系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準確規定下來,明確定位貨運代理人、被代理人、收貨人三者之間的法律關系,同時促使他們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明確化等。
3.4對物流監管模式進行有效變革,將法律管理標
準統一起來在企業物流監管中,我國的行政割據問題極為嚴重,部門、地區不同,所采取的監管標準常常不同,對企業物流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限制和阻礙。因此,我國只有對企業物流監管機構及部門進行合理的優化,將物流法律管理的標準有機統一起來,對地方私自執法、亂收費等違法亂紀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才能促進物流監管變革步伐的極大加快。同時,還應該將全網物流配置體系積極構建起來,促進不同地區及物流途徑之間合作的增強,從而促進物流運輸效率的顯著提升?傊,我國企業物流運輸要想快速發展,完善的法律規范體系必不可少。目前,我國物流法律還存在多方面的問題和不足,需要相關部門依據我國的現實國情及我國物流發展的實際,及時有效地加以規范和完善。相信隨著我國物流運輸法律的逐步完善,我國企業物流運輸將會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最終為促進我國經濟繁榮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積極的貢獻。
|